看似厉害的人是怎么分析问题的?

厉害的人有一种非常无敌的视角,叫【创造者视角】。

这特么绝对是个开挂的东西,为什么人家连PPT都还没讲完,他一个眼神就貌似发现了关键,为什么别人都沉迷抖音追剧追综艺,他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?

让我们进入这期的《走进科学》之——聪明人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。

1

前一阵子《隐秘的角落》很火~哪怕是对剧无感的我也没忍住熬夜看完了,当时和朋友交流了一波观后感,以下是没文化的我们的聊天内容:

“开幕雷击,明天跟我一起去爬山吗?”
“转发这个朱朝阳一个暑假不学习你也能考第一”
“剧情牛逼暗线牛逼脑洞牛逼导演牛逼音乐牛逼”

但我和我旁边的高贵同事交流观后感时,她是这么说的:

“这部剧的节奏感安排得很有意思,在该埋悬疑点的地方猛设抓手,没有一个废镜头,伏笔都是连锁爆发的,而且你没发现导演特别会用蒙太奇吗?”

我:……

咳咳,回头我仔细想了想,除了我显然更沙雕以外,其实这也彰显了我们两个不同的思考模式。

就是,我仅仅说了我看完这部剧的感受(真-观后感),而她却直接看透了这部剧让我产生这些感受背后的逻辑。

不过还好,我后面仔细想了想发现这不是天赋智商的问题……(差点哭了QAQ),只不过是我俩所代入的身份不同而已。

因为,有一个不易被察觉到的点,就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的一个身份啊,其实都是消费者——

不是指只有花钱的那种消费,时间,注意力的消费也算。

你花几十块钱买了一杯奶茶,一根口红,是金钱上的消费。
你花了两个小时去刷抖音,看电影,是时间上的消费。
你一边心不在焉的应付作业一边兴致满满的和朋友聊天,是注意力上的消费。

你仔细想一想,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消费?

我们在用金钱,时间,注意力去为自己换取一些物质,娱乐,人际关系~

明白了这点后,你就可以看出来了:

我是站在「消费者」的角度,去看这部剧的。而她却是从「创造者」的角度,去看这部剧的。

2

生活中的每个人,都在不自觉的消费着。但只有极少数的人,不仅会消费,还会主动去创造。

这就是一种「创造者思维」。

其实这个思维我在上个月的推送里提了一嘴~当时留言里很多小可爱都很感兴趣,正好在这篇里我想再深入的讲讲。

站在创造者的视角呢,和站在消费者的视角,看到的东西是完全不同的。(就比如我只能玩玩梗,但是别人就能看出一部作品真正的营养)

所以插播一句,就是建议你要先去看书,听TED的演讲,或者看纪录片和一些音频课,提升认知,拥有更多的视角。嗯我初期也是个只会刷微博刷知乎的小乐色,现在这不也能写出文章来了嘛~

啊如果你也想提升却不知道该看点什么,如何下手,那我也把我学习路上搜摸了很久的的书单、TED演讲等学习资源分享给你,这些内容帮我主动变得自律,提升认知开阔眼界,甚至找到了现在喜欢的工作。(害,真的都是私藏宝藏了)

知道你们懒得回复那么多次,所以我把课程、书单、演讲都整理到一个文件夹里了,来公众号【拾柴院】就能领到全部这些我的成长资料啦,我保证,这些资料会对你的影响很大 ;-)关注公众号【拾柴院】回复「大礼包」领取柴桑送给你的成长大礼包

好了,然后老规矩举个栗子。

王者荣耀的游戏策划,是不准自家儿子打王者的。

因为作为游戏设计者,他们非常清楚怎么让人沉迷游戏,毕竟百万玩家的数据和群众的偏好,都被大数据给算的明明白白的……

新玩家首冲送礼包啊,签到满xx天抽奖送炫酷皮肤……站在消费者视角来看,这些花里胡哨的福利和奖品让人无法抗拒。

但站在游戏创造者的视角看,游戏根本就没什么好玩的。

那些炫酷的皮肤特效,在他们眼中只不过是让玩家沉迷,往游戏里氪金的设计而已。

再拿我来说吧……虽然赏剧方面是挺白痴的,但好歹也是写过几十万字的人,我对文字的敏感度也是远超于常人的。

各种软文、干货、鸡汤、故事……作者的究竟是真情实感流露,还是有意而为之,我都能从他的行文间感知出一二。

所以,我也不会轻易被网上的一些风言风语所煽动,因为我始终保持着「创造者视角」的敏感度。

当你站在消费者视角时,你所看到的一切东西,永远都是别人希望你看到的那样。

只有站在创造者视角时,你才能看透这些东西肤浅的表面背后,映射出的真相和本质。

对了,看到这里说明你也是个有独立思考能力,有意志变成一个厉害的人,希望你花一秒给我点个赞,也能加深对这个回答的记忆点哦~

因为这是我很用心写的内容,如果你能给我一个赞支持一下就太好啦

3

那,怎么得到「创造者思维」呢?

1、质疑

如果我们看到的东西都不一定是真实的,那为什么我们不能时刻保持对生活的“质疑”呢?

我从小就有一个习惯,就是干啥都喜欢问个为什么。

为什么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?我不那么努力行不行?
为什么我非要找个好工作?我找个自己喜欢的行不行?
为什么我一定要自律?我就舒服当个咸鱼行不行?

小时候这些问题都以我妈不耐烦的:“吃吃吃,赶紧吃饭,怎么吃多少都堵不住你这张破嘴”而告终。

这些生活加给我们的规则,只要你仔细审视一下,就会发现它不一定是对的。

人生不是考试,什么都会有标准答案,生活中的大多数规则,对我们而言都只不过是“仅供参考”。

我从来不看那些什么【人生必做的100件事】啊之类的……如果你不主动去质疑去想,仅仅照着别人的答案抄,你自己的人生也不会有任何获益。

人生可不是选择题,是作文题啊,而命题的人只能是你自己。

就像李诞说的,呵呵呵大哥我知道你的成功可以复制,可是我不知道该往哪儿粘贴。

我们需要读书,但我们可以质疑,我内心真正想学的是什么?这些书是不是适合我读的?

我们需要找工作,但我们可以质疑,我的学历真的会决定我的工作吗?我可不可以去往其他方面提升自我价值呢?

让自己觉察到规则,再反过来去审视它,或许,你会找到另一种生活方式。

这里送你一份对我很重要的东西吧——一份帮我养成独立思考能力的50本私人书单,不是什么豆瓣高分的畅销书,而是真正有营养有价值的好书。我特地放在了我对在公众号【拾柴院】,如果你需要,来关注公众号【拾柴院】就能看到啦。关注公众号【拾柴院】回复「书单」:领取我珍藏的私人书单

因为我知道,独立思考能力实在是太重要了。至少,你也想做出一些让自己未来不会后悔的选择吧?

2、还原

创造者会先创造出一样东西,然后才轮到消费者去消费。

那么,我们从消费者视角,再转回创造者视角的这个操作,我们不如把它叫做「逆向工程」。

小时候,很多调皮的小孩(好吧就是我)都喜欢拆东西。把收音机、MP3、电风扇什么的拆的七零八落,零件散落一地。

因为我真的很好奇,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构造才能让它们运转起来的?

其实这就是一种逆向工程,把一个事物还原到它最初的样貌,让自己更深入地理解它。(唯一的bug就是我拆完了拼不回去……)

逆向推理真的很有趣。

就比如前一阵子的腾讯大战老干妈,表面看上去是企鹅被骗了1600万,但它真的亏了吗?

首先1600万呢,以企鹅千亿级别的季度营收来看,根本算不了什么。不开心了出个王者新皮肤就轻松赚回来了。

而且腾讯这种级别的巨头企业早就不在意钱不钱的了,他们更在意的是品牌形象。

而这次的老干妈事件,让大家对企鹅蠢萌的印象分飙升,各大品牌都来玩梗,活生生一次品牌形象优化。

这样一次现象级的企业形象优化,可能就算去疯狂买灯牌推广位,满电梯贴小广告都不一定能做到。

所以啊,世界是复杂的,它从来都不会表里如一。

不妨去做个逆向工程,看看在表面背后,那些「看不到的」的东西,是什么?

这样你也许才会对这个世界,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吧。

3、动手

这点很好理解,就是当你意识到自己正在纯粹“消费”时,尝试去动手,转向“创造”。

当你看到了一篇优秀的文章,你花费时间去阅读消费了它。

但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也按照这篇文章的结构和手法,去创造一篇文章呢?

当你看到了一部很精彩的悬疑电影,你花费注意力去观看消费了它。

但你有没有想过去主动拆解作者埋伏笔和设线索的手法,去做一期电影解析呢?

当你玩到一款精良的神作游戏,当然不用你去再做一个游戏,但你有没有想过去主动寻找游戏彩蛋,创造新的玩法,写攻略分享出去呢?

*一些自由度极高的游戏里这种大神经常出没,比如《塞尔达传说》和《我的世界》。

这些都是从消费转向创造的方法呀~

因为啊,一件事物最终呈现在消费者面前,背后一定是经过了层层设计和思考的。

而当你不满足于它的表象,试着将它用你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时候,你就算是从一个消费者变为了创造者。

这是一个需要调动深度思考能力和执行力的过程,也是厉害的人和普通人的区别。

这里安利我一直在听的课程吧——哈佛学习力课,我反复听了五六遍,教你思考和学习的方法真的非常系统和实用。在学习新技能或者动手去”创造“一些东西的过程中,它对我超级有帮助。

我特地整理好了学习资源,如果你需要,关注我的公众号【拾柴院】,我把这套哈佛课也分享给你,我保证它会对你帮助超大。真的一定要看啊,因为应试教育给我们的学习暗示,很多都是错的。找到正确的,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真的太重要了。拾柴院为你提供的学习资料

5

为什么我一直非常崇拜同人作家和画手们呢?

因为,他们是在真正的用兴趣去推动自己的创造力,用创作去平自己的意难平,而不是单纯的去消费作者产出的东西。

更别说碰到一个坑爹的作者了。(一想到火影的结局,我就胃疼……)

所以,如果你有了感兴趣的东西,试着不要只是去消费它,而是去参与创造它。

当你能够作为一个创造者去思考与解析,或许面对一切复杂现实,你都不再会茫然与无措了。

“欢迎来到我的世界。”


对了,最后也跟你介绍一下我自己~

@柴桑

我是柴桑,一个会画画,会写段子的干货答主,我的公众号,叫【拾柴院】

我已经在知乎/公众号输出了超过200篇原创内容,目前有二十万人在看我的文章。在我的每条推送下,都会有比我正文还长的读者留言和心得分享~

我总结了我写作三年以来的经验和技巧,这些经验让我在知乎获得了60w+的赞同,也让我收获了近20w的读者,我都写成了干货,来公众号【拾柴院】就可以看到我给你的分享。

作者:柴桑
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304174916/answer/1418946777
来源:知乎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