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解除“易疲劳”?

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:

早上起床,刚睁眼已经感到十分困倦。新的一天,新的疲惫。

晚上回家,觉得好像也没干什么事,但还是感觉累得不行,仿佛身体和灵魂都被掏空。

周末好不容易闲下来,忽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,百无聊赖地刷剧、开黑,还是觉得怎么都无法彻底放松和休息。

我们常常淹没在类似的瞬间里,明明没做什么,却身心俱疲,像一个发条人,勉力运转,维持着日常生活的秩序,收获的却是郁结和失眠……

阿兰·埃亨伯格曾将这种状态描述为“疲惫、燃尽的心灵”。那么,我们陷入挥之不去的疲惫感中,是心灵被“燃尽”了吗?是什么造成我们不再能够享受生活?我们又该怎样驱散疲累,以获得活力和自由?

01.“每天什么都不做也很累”,是一种怎样的状态?

你可能听过“慢性疲劳综合征”这个说法。根据美国医学研究所的数据,截至2015年,约有83.6万至250万美国人患有这一疾病。据估计,有84%到91%的人还没有得到诊断。

慢性疲劳综合征有严格的医学诊断条件:患者的疲劳感需要至少持续六个月,并且日常活动的能力受到严重影响。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达到这种严重程度,但疲惫感却从未离开我们。

明明一整天都坐着,没什么体力劳动,却常常头疼、肌肉酸痛,乃至精神萎靡、记忆受阻;即便在休息时间,在床上躺着,依然感到如影随形的倦怠。

对不同的人来说,Ta们感受到的疲惫感也可以分为下面两种不同的类型。

1.“空白型”疲惫

在休息状态下,我们的疲惫常常以大脑空白的形式出现,虽然在放空的状态中什么都没想,但空虚、无力和无意义感却席卷心灵。

我们感到颓唐和沮丧,却不知道如何驱散疲惫。这种空白式的疲惫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。

一种是想要触碰某些意义,实现某些目标,但却无法达成。这些事往往非常具体,比如想要买房购车,却发现存款不够;想要升职加薪或者换工作,却发现自己只是被挑选的那一个;想要拿到更高的GPA,获得理想offer,却发现自己竞争力不足。

求而不得后,只能陷入深深的无力。

另一种则更像激烈后的戛然而止,常常出现在接连多天的忙碌后。我们完成了任务,突然闲下来,却被巨大的空虚感所裹挟,不知道该在空闲时间做些什么,才能将时间更有意义地利用起来,实现有价值的放松。于是索性什么都不想,用一些自己并不多认可的活动打发时间。

在这种类型的疲惫中,不论哪种表现,都是我们主动选择了空白,只是发现,空白原来无法消解疲惫。

2.“思维奔腾型”疲惫:

思维奔腾型疲惫是指,我们的身体处于休息状态,大脑却并非一片空白,而是处于被唤起状态——焦躁不安,头脑无法停止转动。即使手头没有事情要做,却似乎还是随时准备解决新任务,提防新问题出现。

不停转的大脑同样会带来两种形态的疲惫。

一种是思维仿佛在赛跑(racing thoughts),总觉得大脑中有程序在一刻不停地运行,而你不知道它在转什么,如何停下它。处于这种状态之前,你往往进行了过多的脑力劳动。

第二种是你知道自己的大脑为什么停不下来,却依然无法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。来自周围的信息、他人的评价堵塞着你的大脑,而你缺乏稳定的自我认知,一直处于一种“纳入”的状态,无法靠自己处理这些杂乱的信息。

02. 无尽的疲惫和倦怠,从何而来?

很多时候,我们的疲惫和倦怠会以“紧绷”的形式显现出来,即便当下并不忙碌,却无法完全从曾经忙碌的状态中脱退。

Jacobson(1976)教授指出,人会紧绷是因为能量消耗过度。他把人们对能量的使用比作开店经营,一家店的本金是有限的。如果成本太高,就会进入财务紧张。

即使表面上没有大幅度运动,人体内依然存在许多张力,会持续不断地消耗能量。而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能量的消耗是显而易见的,除了工作和学习需要“用脑”,原本单纯的信息环境也在被井喷式的娱乐刺激取代。

涌入的网络信息将日常生活包裹成了一个蚕蛹,我们不断汲取着热搜上的疫情消息、八卦事件,即便在休息时刻,大脑也难以得到片刻安宁。很多人希望从不间断的刺激中获得放松,然而事实是,在长期的信息超载状态中,能量被持续消耗。

从某种程度上说,疲惫和倦怠是一种“现代病”。能量的消耗只是表征,在其背后的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异化。

我们仿佛被疲惫和倦怠所绑架,陷入一种不能停歇,否则会被抛弃的恐惧和压迫之中,逐渐失去了身体与心灵的联结,也在这种无法放缓的节奏中,感受到弥散的厌倦和痛苦。

弗洛姆在《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》中,将现代社会对人的异化分为三种。第一种来源于生产中的异化。企业巨型化的过程中,我们成为了螺丝钉,逐渐远离了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,仅仅作为满足生产需求的存在。

而在消费层面,消费本身成为了一种压力,好像只有不断“占有”,才能获得心灵的安稳,从而感知到自己的存在,然而这时,消费已经跟作为人的需求相脱离。

在巨型的国际化都市中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未能幸免,变得片面化、功能化。信任和联结需要付出努力,然而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维系一个全身心的、全人的关系。

我们将自己当作工具,投入高效的生产性的运转,却迷失在社会节奏里,失去了和自身的联结,成为了被工作、社会规则所支配的人。

我们看似更加自由,能够自主做出选择,但却发现自己只活于社会标准之中,精疲力竭也无法实现某种社会所认可的目标,最终将身心分离,不再感知自己内心的真实需要,也不再关注身体发出的疲惫信号,而陷入更大范围内的倦怠。

03. 回归“身心合一”的生活

在阿兰·埃亨伯格看来,疲劳是现代人“被自由所压倒(overwhelmed by freedom)”的一种状态。但这种自由并非真正的自由。我们被社会标准所束缚、规训,看似有自由选择,其实只纳入了一种被社会所认可的生活目标,在追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,越来越为生活所累。

但这并不是说生活本身毫无魅力。事实恰恰相反,正是因为我们将生活简化成某种标准,越来越不忠于自己的内心,我们才会感到无尽的疲惫和倦怠。

那么,我们要怎样真正放松,回归一种“身心合一”的生活?

1. 重建自己的生活叙事(reconstruct one’s life narrative)

Bülow等人(2003)认为,对于在生活中常常感到疲惫的人来说,建立自己的生活叙事非常重要,也就是说将自己变成人生的主人公,以旁观者的角度,书写个人的故事。

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事件都由时间和地点组成,将自己的疲惫放在时间线中进行描述和分析,你会发现,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,但同样有些事情只是诸多可能性中的一个。即便是那些不可避免的事情,将它们放在未来的时间轴上,也会显得渺小、细微。

当你把自己看作他者,将自己的生命事件放在时间长河中,你会发现时间其实是用来拓宽自己视野的一种资源,故事有多种走向,当下的痛苦只是人生的一个片段,而你拥有拥抱生活的能力。

2. 练习正念,收获流动性的生活态度

在应对疲劳感的诸多方法中,正念(mindfulness)是反复被提及的一点。祛除疲惫感,首先需要体验生活,只活在此时此地,当你能够体会到生活中的细节,你的心灵便能够从烟火气中逐渐复苏。

正念的理念正在于此,它倡导我们在生活的每一刻,都把全部的思维和注意力投入在此时此地、此情此景,来减少因为放不下过去和担忧未来造成的煎熬痛苦。

在对当下的全然体验中,我们是放松的、无评判的,我们扔掉了对事物的既有看法,只是将自己从“我”的视角跳脱出来,俯视经历的一切。

走在路上,我们可以不带观点的观察周围的事物,看一眼盛开的春花,遛狗散步的行人,再闻一闻春日傍晚空气中的味道。

当你只是将自己的感受原原本本地挖掘出来,你会收获一种流动性的生活态度——原来痛苦和疲惫会离开;原来满足与幸福就在你对当下生活的体验中。

我们正念生活的时候,是倾听内心声音的时候,同样也是心灵重新生长的过程。洗去陈旧复杂的规束,才能显现生活原本的喜悦和可贵。

而你应当这样活着,丢弃遮蔽生活的幕布,让风吹进来。

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“真实地存在”,察觉自己的感受、情绪和情感,理解和正视自己的需求和欲望,摆脱虚无的疲惫感,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意义感,回归“身心合一”的生活~

References:

Bülow, P. H. (2003). In dialoguewith time: Identity and illness in narratives about chronic fatigue. NarrativeInquiry, 13(1), 71-97.

Jacobson,E. (1976). You Must Relax. London, LN:Souvenir Press Ltd.

Loriol, M. (2017). A sociological stance on fatigueand tiredness: Social inequalities, norms and representations. NeurophysiologieClinique/Clinical Neurophysiology, 47(2), 87-94.

Neckel, S., Schaffner, A. K., & Wagner, G.(Eds.). (2017). Burnout, Fatigue, Exhaustion: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on a Modern Affliction.

Springer.Rimes, K. A., & Wingrove, J. (2013). Mindfulness‐based cognitive therapy for people with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still experiencing excessive fatigue after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: a pilotrandomized study. Clinical psychology & psychotherapy, 20(2), 107-117.

Chronic Fatigue Syndrome. (2020). Retrieved 22 April2020, from https://www.healthline.com/health/chronic-fatigue-syndrome#diagnosisPsychology Today.

Laken, H. (2018). What’s A Back Burner Relationship? Here’s Why Having A Potential Partner As A Backup Is Harmful. Bustle.

作者:KnowYourself
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20411759/answer/1764174359
来源:知乎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