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才能脱离拖延症怪圈?时间管理、自律!

90后职场大军的工作常态是什么?

是一边喊着口号“我抗议加班!我拒绝免费劳务!我拒绝996!”然后一边上班摸鱼。有的公司比较友好,有加班费;但有的,呵呵。回过头来,这个说烦了、说厌了的“拖延症”到底是怎样来的?

很多时候,我们拖延,不是不知道自己该要做什么,而是没办法进入状态去做。明知该做却什么都不做,最致命,会产生一种巨大的焦虑,焦虑使你更加无法进入状态,恶性循环就此开始。

到底要怎样,我们才能进入状态去工作?

——清晰的日程规划

——正确的时间管理

——合适的工具

一、正确的时间管理认知

先来说说时间管理大法——GTD

其实百度百科上是有完整解释的,但在这里只想说关键的两点:

清空大脑的内存

大脑是用来思考的,而不是用来记事的。大脑中记录大量事情,会增加自己的焦虑感,从而降低自己的效率。所以应该将事情记录在外部设备,确保自己专注地面对眼前的事;

把任何任务和项目具体成行动

在一个给定时间采取一个给定的行动,时刻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干什么,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的行动效率和信心。

GTD方法的5个步骤:收集→整理→组织→回顾→行动。

简化来说,就是大脑不应该负责记录你的日程杂事,而是应该用来思考。日程杂事就交给记录本去做。但单纯的记录本又做不到想要的定点提醒,很难清晰记录(有时候可能会把事件的DDL记错或记串了,这是非常可怕的!)或者其他的一些功能。

二、适配的效率工具

这时候,小宝贝——Todo清单出场了。

为什么说是小宝贝呢,因为它实实在在地让我的工作规划清晰明了,不会像个无头苍蝇一样瞎忙,效率低下。

在此之前,是有用过其他同类产品的,五花八门,各有优缺点。但todo清单对我来说满分适配!!!

微软todo挺好,价格也很香,免费。但是吧,这功能对我来说少了点,同步也慢了点。但我要是图它免费,那我干嘛不直接用系统自带?

Todolist也很不错,但它的操作使用逻辑不太适合我,可能由于是国外开发软件,它的使用逻辑不太符合咱们国人习惯。

滴答清单,u1s1,老大哥,挺强大的。但就是体量臃肿,用起来嘛就……

因人而异吧。

Todo清单就简单多了,功能强大又轻量便捷!

听起来好像不太靠谱?继续往下看。看看Todo清单在我日程规划中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。

添加待办

建议一键导入日历,因为真的非常方便!事项安排、重要提醒、日常规划等,都能井井有条。

待办事项的功能非常详细:子任务、描述、设置重复任务、根据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分级、闹钟提醒。

每月、每周的工作安排一目了然,可以在多个平台(安卓、windows、mac)同步使用,数据更新也非常快。

还有乖巧可爱、自定义的桌面小组件!

桌面组件真的有给我很大警醒:工作还没完成呢,怎么可以玩手机!

番茄钟(白噪音)

我个人一般在需要专注或者想要获得专注数据时使用,比如某个很重要的工作任务,或者仅仅是看一本书。(想要自己的阅读数据,有时只是想在舒适的火炉声中阅读。)

番茄钟时长可以自定义,白噪音也有多项选择,只是个人偏爱白噪音。

数据分析

这简直就是大杀器!跟上学时的错题集一个道理!可以直观地看出自己的事件完成度、工作量趋势、拖延症趋势、专注时间分布等,从数据中找到自己拖延的原因所在,同时也能让我们知道自己在哪个阶段效率最高,可以进行相应的任务调整。

个人认为这对于考研和拖延症工作者来说,真的是非常有必要!因为正确的努力方式才能得到最想要的回报!

三、清晰的日程规划

我使用Todo清单,一般分为四个步骤:

第一步,创建各种清单。设好标签分类,将近期的任务、会议安排以及日常活动等填放到不同的清单里。

第二步,睡前把第二天的任务按照分类、任务量大小、轻重缓急做好安排。出现临时任务,考虑它是否紧要,作出相应的调整改变。

第三步,设置桌面组件,时刻提醒自己工作进度和日常安排,严格按照计划执行。

第四步,每日或每周根据自动给出的数据,进行一次复盘,调整安排。

总结

拖延症、焦虑、无法进入工作状态这三者形成的恶性循环,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到头?

现在,请自律起来。

让自律把你带出拖延怪圈,让Todo清单助力你的日程规划。正确的方式,加上有效的自律,你才能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。加油。